top of page


逃避那些難開口的事,最終都是在傷害自己
逃避那些難開口的事,最終是在傷害自己。 當你壓抑沮喪與憤怒時,心智會把那些感受轉化成自我批評的想法。 不說出自己的觀點,將會使你懷疑自己的想法,減損你的批判能力與自我價值感。 ┄┉本篇文章摘錄自書籍「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」┉┄


亞歷山大技巧與音樂演奏的應用
如果你是一位音樂家,演奏品質常起起伏伏,狀況好時隨心所欲、得心應手,狀況不好時常常出錯、感到氣餒,無法順利完成練習...,你都會怎麼做呢? 其實,跟你使用身體的方式息息相關! 由於每位音樂家都有自己控制聲音或樂器的方式,而這是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。...


【自由是一種練習|離開情緒的牢籠】
情緒會影響你的決定,別被情緒綁架了! 當我們感到焦慮、憤怒、或擔憂, 就不適合做任何決定。 如果想體驗自由,就讓自己專注在呼吸上,你會把事件看得更透徹。 在生活中時常練習正念呼吸與正念行走,讓我們隨時更容易回到自由。 ▸▸▸ 即日起 Android 系統及ios系統皆可下載...


聆聽淨化心靈的雨聲
好幾天陰雨的天氣,讓你覺得如何? 打開couchspace,藉由一段時間的獨處,聽個放鬆的輕音樂,跟著大自然的雨聲,淨化心靈。 感受自己的呼吸,感受呼吸的放鬆,逐漸讓呼吸變緩變慢,深吸、深呼,拉長。 享受放鬆是美好的體驗!


【呼吸練習】
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呼吸, 除非有意識的去感知與練習, 否則日常生活大多數的時候, 我們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。


正念散步是一門生活藝術。
當我們的步伐與呼吸同在, 心自然會漸漸安定下來, 也就會感到一份平和與寧靜, 於是能產生許多洞察, 不被情緒牽著走,看事情能更清晰。 你會發現, 問題也許其實沒這麼糟, 痛苦也沒當初感受的這麼強烈, 當心安定下來, 漸漸的,生活品質也會隨之提升!


【正念散步|日常靜心練習】
是否有注意到, 你在走路時,是什麼樣的狀態? 總是匆匆忙忙的嗎? 趕著上班、趕著回家、趕著到任何目的地... 或是想著等一下要做什麼? 「到公司後先打卡、處理昨天沒完成的信件、回撥電話給某某客戶...」 「回家後先吃飯、看點書後再做個瑜伽...今天睡前來練習身體掃描好了!」...


雨天也沒關係!
我們不能控制變化多端的天氣, 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情。 聽著雨聲嘩啦嘩啦, 下雨天,要不,就早點休息吧!


【靜心伸展|回收能量】
連續假期過後, 今天的你是神清氣爽的狀態, 還是感到身心疲憊的在工作呢? 不管你的假期是趕行程、玩手機追劇、瘋狂社交聚會,或每天睡到自然醒,你可能會覺得:「怎麼都沒有休息到,假期就這樣結束了!?」 試試看「靜心伸展」吧。 留給自己一點時間,在睡前做一組靜心伸展操,...


【謝謝自己】
生活忙碌之餘,也要留個時間給自己好好放鬆。 在工作結束後,就讓自己靜靜地窩在沙發裡吧! 謝謝自己這麼努力 ❤️ couchspace 沙發心理陪伴你踏上愛自己的旅程! 你一直都不孤單 ʕっ•ᴥ•ʔっ


【每一個大人,心底都住著一位小孩】
即使是大人了,有時候我們看到新奇的東西也會感到興奮與期待;在生活上受到衝擊時,難免也會情緒失控。 內在小孩是我們的情緒陰影,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沒有被滿足的愛與匱乏。 練習傾聽內在小孩的聲音,學習認識他、接受他、與他和平相處,適時的放他出來玩耍。...


【回到當下】
回到當下, 即便是在熙攘喧鬧的城市, 也能保持安定、平靜與放鬆, 回到最初,那個內在和平的島嶼。


【正念生活,專注當下每一刻】
正念是一種內心的鍛鍊系統,可以把它當成是訓練心靈的體操或重訓,可以鍛鍊專注力、集中力以及對情緒的覺察能力,讓自己的內心力量更強大。 正念可以融入生活日常,認真體驗及觀察你的日常活動。 從一早的起床刷牙、吃飯、通勤、開會、工作、喝水、運動、洗澡,甚至是就寢前也可以正念!...


【即使你的愛情體質先天不良,仍然能夠擁有幸福】
愛情體質較平衡健康時,伴侶間的親密關係也會比較順利點,我們可以透過「自我覺察」來調節自己的的身心狀態。 幽樹分享三個自我覺察的方向: 1. 【你第一次喜歡上的那個人,藏有每段愛情的縮影】 在深度心理學中,會嘗試把你喜歡的對象當成一種「象徵」來思考,因此你可以檢視第一個愛情經...


【了解你的先天愛情體質,找到好好進補的方向】
在心理學中,「依附理論」最常被用來討論愛情體質。幽樹強調,由於我們平常都有能力讓自己回到身心安全的狀態裡。親密關係有時會帶給我們壓力,因此,當生活事件造成壓力大,或是關係出現動盪時,我們才會呈現出自己原始的依附模式(也可以說是打回原形)。...


【搞定你的愛情體質,跳出潛意識的感情迴圈】
坊間有許多書籍或課程提供經營愛情中美好關係的秘訣,除了從外表改變儀態、談吐,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之外,我們也清楚知道經營一段關係需要傾聽、分享、尊重、體貼、支持、驚喜、付出等經典元素,但是你會發現,即便知道這些知識,但仍然在關係裡遇到狀況、或是重複上演差不多的情景,甚至長年維...


【其實關係中的痛苦,往往都源自於自我忽略】
作者:連弘生諮商心理師 蘇格拉底曾說:「了解自己是最困難的事情」,心理諮商就是針對「了解自己」這個主題在深入執行,而「忽略」就是讓人無法了解自己的主要因素之一。 薩提爾學派提出溝通三要素,分別是「自己」、「他人」與「情境」,在不忽略這三者的情況下才能有良性的溝通,但是人從小...
bottom of page